2021 年 3 月 12 日,微信安全团队重磅发布了《微信视频号对违法违规内容的治理公告》,其中详细阐述了自 2021 年 1 月起,团队对各类违规视频号
微信视频号内容治理公告深度解析
2021 年 3 月 12 日,微信安全团队重磅发布了《微信视频号对违法违规内容的治理公告》,其中详细阐述了自 2021 年 1 月起,团队对各类违规视频号内容所进行的持续且严厉的处理。据悉,期间共处理超过 9509 个色情低俗动态,对 8532 个恶意营销动态进行了封禁,同时封禁了 1531 个视频号账号。
视频号虽为新晋崛起的流量池,但平台规则尚存诸多不足,这就对创作者的运营能力与政策敏感度提出了严峻考验。换言之,不论何平台,一旦触碰红线,无论作品多么出色、粉丝数量多么庞大,哪怕是无意之举,都会招致相应的处罚。轻则限流、降权、屏蔽部分功能,重则清空内容,甚至永久封号。
在此之前,我们曾教授大家诸多正向操作,旨在鼓励大家积极进行内容创作。然而,今日必须郑重告知大家一些高压行为,这些是绝对严禁触碰的红线,一旦触碰,不是内容被清空,便是视频被删除,情节最为严重的,甚至可能导致账号被封禁。
一、头像、名称、简介、封面、内容违规
在视频号运营中,以下五个方面的违规行为尤为突出:
- 硬广导流:个人简介或用户头像中带有导流内容,无论是引流至其他平台还是个人微信,都极易触发违规机制。尤其当粉丝数不足 1000 时,微信的打击措施相当严厉;然而,一旦粉丝数超过 1000,对于引导公众号和个人号的要求便相对宽松。
从视频号平台的角度出发,该平台正处于起步阶段,既要应对国家信管局的严格监管,又致力于留住用户,防止用户信息被盗取。
- 名称夸张:诸如“视频号导师”“抖音教父”等夸大其词的名称,极容易引发公众质疑,进而导致账号被封禁。此外,恶意注册使用视频号的行为,如频繁注册、批量注册、提供虚假信息注册、买卖视频号及其功能、使用违法侵权信息进行注册等,均会受到严厉打击。
同时,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已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商标,以及擅自使用他人姓名、肖像,都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。
-
内容违法:在中国,法律是不可或缺的红线和底线。发布违反国家法律、涉及黄赌毒等不良内容的行为,都将被立即封禁。此外,敏感词在视频号中也需格外注意,包括标题、描述、字幕等,凡有敏感词出现的情况都必须予以规避。
-
诱导分享/关注:视频号内容封面若存在诱导分享、关注、导流的行为,都有可能被监测到并触发规则而被封号。例如,“请好心人转发一下”“转发后一生平安”这类诱导性的话语都是不被允许的。
微信明确规定,禁止任何形式的诱导分享、关注、点赞和评论行为。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利益进行诱导,如邀请好友拆礼盒、集赞等;以及使用夸张、诅咒性质的言语来胁迫、引诱用户分享。
- 发布不实信息:不实信息是指没有事实依据,通过捏造、歪曲事实或隐瞒真相而产生的信息。这类信息包括泄露国家秘密、危害国家安全、煽动仇恨歧视、扰乱社会秩序、宣扬邪教迷信等,均会受到微信平台的严厉打击。
二、侵权违规
在内容创作与发布过程中,平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始终处于核心地位。无论是仿冒抄袭他人,还是混剪搬运他人的作品,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。
-
混剪搬运与版权侵权:部分创作者为了追求播放量或流量,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搬运他人视频,或直接复制他人的作品进行传播。这种行为极易被平台检测到,并导致播放量停滞不前甚至归零。
-
违规评论:短时间内频繁访问其他视频号的评论区大量留言,这种行为易被系统识别为营销号或机器人刷赞刷评论。正常人不会如此操作,因此务必注意言辞合规,避免陷入误区。
此外,评论区并非法外之地,同样受到微信平台的监管。任何违规言论都将面临被封禁的风险。
三、违规运营
在视频号运营过程中,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避免违规:
-
数据包装:部分玩家为了提升视频数据或进入更大流量池而采取刷赞、刷评论、刷粉丝等手段进行数据包装。然而,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腾讯检测到并受到严厉惩罚。
-
使用第三方插件:制作、发布与刷量刷粉相关的第三方插件或方法,无论出于何种商业目的,都极易触犯平台规则而导致快速失败。
-
标题党:通过发布骚扰、煽动、夸大、误导类信息来吸引观众眼球。这类标题党行为极易触犯规则并被封号。同时,发布违法言论也是不可取的。
-
恶意注册:禁止批量注册大量相似账号的行为,包括频繁注册、批量注册、提供虚假信息注册以及买卖视频号及相关功能等。这些行为都将受到微信平台的严格打击。
综上所述,微信视频号平台的治理工作任重道远。作为创作者,我们应严格遵守平台规则,共同维护一个健康、有序的内容生态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zixun.com/a/731022.html
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,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